第 31 章節
關燈
小
中
大
笑不得:“給四哥買這木屐做什麽?四哥那人最是講究,怎麽可能會穿這種東西?”
十二哥真是想起一出是一出啊!
不知一向嚴肅的四哥見了這份禮物會是怎樣的神情,十三突然有些好奇起來。
殷陶記得歷史上四爺是忠實的種地愛好者、換裝愛好者,他有種強烈的預感,四爺應該會喜歡這雙木屐的。
與十三的感覺不同,七爺見慣了宮裏人拐彎抹角陰陽怪氣,越發覺得十二弟這有什麽就說什麽的性子實在是率真可愛,想起方才十二看向自己滿滿的讚許神情,七爺感覺心裏都暖了幾分。
宮裏很少見到這麽單純而討喜的人了,怪不得太子、三哥、四哥等人都願意跟十二交好呢。
跟七爺等人分別後,九爺和十爺便順勢進了那家太白樓內。
酒店掌櫃已將雅間給兩位爺準備好,九爺拉著十爺在二樓視野最好的一間房中坐了下來。
昨日收到八爺來信,說是想請九爺和十爺幫忙,將康熙在盛京召見的官員名單暗中抄錄一份,秘密寄回京中。
十爺有些搞不懂八爺的腦回路。
“八哥要這份名單做什麽?他人在京城,又沒有跟著皇阿瑪出來,就算拿到了也不能同這些大人攀談交往,能有什麽用呢?”
九爺也不是很清楚:“想來八哥自有用處罷。都說會看的看門道,不會看的看熱鬧,八哥興許能從皇阿瑪見的地方官員當中看出門道也未可知。”
比如康熙的執政傾向,重文還是重武?再比如康熙會重用哪些派系,更看好哪些家族?
就算是看不出什麽門道,知道康熙更看好哪些官員,在日後打交道的過程當中,能結交的就做多結交,結交不了的也要客客氣氣,總不能結仇。
不得不說,這就是八哥的能耐,能從一些細枝末節當中推斷出康熙的喜好,更全方位地了解於他,做事也能更好地打在康熙的點子上。
九爺最佩服的就是八哥這點兒。
別看八哥出身不好,母家幾乎不能給他任何支持,但八哥就是有種不服氣的沖勁兒,拼了命的努力向上,叫人佩服。
八哥有這份心性在,將來定然不會過得太差,八哥人好,將來有八哥的一口肉吃就會有他和老十的一口湯喝,這也是為什麽九爺執意認定了八爺的緣故。
在外頭城裏逛了大半日的功夫,殷陶回房之時便有些乏了。他和十三原本是步行出門的,後來因著買的東西實在是太多了,又叫蕭玉弄了輛車子拉了回來。
日常淩晨三點鐘起床簡直不是人過的生活,殷陶今兒又沒歇午覺,一到了晚間六七點鐘就開始犯困。
殷陶原想著速戰速決用膳洗澡早早歇息,卻不想他沐浴過後正要準備就寢之際,又有訪客到來。
聽蕭玉說七爺來訪,殷陶覺得奇怪,他和七爺剛剛分別了沒多久,這麽七哥這會子又過來了他這邊?
好奇歸好奇,禮數不能廢,殷陶依然還是起身將七爺迎了進來。
晚間三月裏的天氣依然寒冷,尤其盛京的氣候不比京城,七爺縱然是穿了大氅過來,也掩不住滿身寒氣。
七爺是過來送書的,他給殷陶帶了兩本自己閑來無事寫的游記,又帶了十卷當地一位文學大儒寫的人文地理分析著作,上面滿滿都是他自己寫的心得和批註。
殷陶也是愛讀書之人,來到古代後尤其喜歡看這些記載著歷史、人物、傳說等內容的地理書籍。
這幾本書應該是七爺的寶貝,七爺願意借給自己,殷陶覺得蠻意外的。
殷陶對著七爺笑道:“所謂無功不受祿,七哥怎麽就給我送來了這些個寶貝?”
七爺聽到殷陶把這些書稱呼“寶貝”,立時就高興了起來:“就是覺得跟十二弟投緣,見十二弟也對這些事情有興趣,故而送來給十二弟看看,還望十二弟不嫌粗簡才好。”
方才回到住處後,七爺總會想起今天一起逛街時候,十二弟對自己讚許的眼神,覺得十二弟也是個喜歡游山玩水的,也算是知音之人,故而想同他做一番分享。
殷陶推辭不過,只得將七爺帶來的書冊收了下來,再披了衣服送七爺出門。
七爺直把殷陶堵在門口:“別送了,盛京不比咱們京裏頭,天涼著呢,快回去吧。”
看著七爺遠去的背影,殷陶突然覺得幾個兄弟都挺不錯的,除了直郡王不大愛搭理人,九爺嘴上不饒人些,其他幾個都能處得來。
時至三月,天氣漸漸暖和起來,十王亭附近的桃花開了幾枝,紅粉的花瓣卷著嬌嫩的花蕊,綻放得恰到好處,重點是枝丫也長得頗有意趣。
康熙批完奏折出來轉轉,看到那桃花也讚了幾句,轉頭正碰上殷陶出來散步消食,想起許久沒跟這個兒子手談一局,便叫了他來亭子裏下棋。
不遠處一陣吵嚷聲起。
康熙不由皺起了眉頭:“出什麽事了?怎麽這樣鬧哄哄的。”
梁九功使了個眼色,有小太監快步跑了出去,不一會兒便回來覆命道:“九爺吃醉了酒,跟三爺理論起來了。”
殷陶看著康熙即刻便皺起了眉頭。
九爺的情況和十四其實是有相似之處的。他兩個都是高位嬪妃的小兒子,前頭兒子送出去養了,這個是養在身邊的第一個孩子,難免嬌慣一些。
三爺這般跟喝醉酒的九爺爭執起來,九爺倒是沒什麽,但三爺難免在康熙心中留下不穩重的印象。
果然,殷陶聽康熙沈聲道:“老三最近的確是浮躁了些。”
殷陶不說話。康熙可以評價兒子,但他作為弟弟不能隨意評價哥哥。
三爺最近的確心裏頭是很有些不爽的,原因跟直郡王也差不多。
明明他才是郡王,老四和老八只是貝勒,可為什麽這次皇阿瑪東巡,把老四和老八就留在京裏輔佐太子參與政事,怎麽偏生他就不行?
這幾位平日裏頭都是爺,心情郁郁後難免做出一些不羈之事出來,只是三爺沒想到自己運氣竟然這麽差,正好就被康熙當場給撞見了。
康熙眼睛透露出一些失望的神情,殷陶不由暗中替三爺捏了把汗。
康熙接下來還要去塞外會一會蒙古的各部落首領,太後的意思是想留在行宮裏頭,不跟著過去給皇帝添亂。
這日殷陶過來給太後送上街買的各種土特產,正碰上康熙過來同太後商議此事。
今日來陪太後說話的還有三爺、五爺和兩位公主。
五公主率先表態道:“皇阿瑪,兒臣舍不得皇祖母,願意留在行宮陪著皇祖母說話。”
一旁的四公主也連忙表態:“兒臣也願意留下侍奉皇祖母。”
康熙卻對四公主堅持道:“小五一個留下來陪著太後也就是了,喀爾喀那邊風光正好,你就跟著皇阿瑪去塞上看看吧。”
五爺有些想不通,為什麽五妹妹能留下陪伴太後,四妹妹卻要跟著去塞上,都是女眷,留在行宮有何不好?
殷陶則是瞬間就明白了康熙的潛臺詞,他這是要帶四公主去喀爾喀部賜婚了。
四公主也知道了康熙所指,她在一眾姊妹當中一直還算膽子不小,平素好讀史書也頗有見識,自覺若是個男兒並不比幾個兄弟要差。
身為大清公主,她知道自己終究要走上和親的道路,甚至對康熙此次帶她出門的用意也猜到了幾分。
但冷不丁聽到康熙這話後,四公主依然感覺非常突然,臉色瞬間也有些發白,但還是強撐著應道:“兒臣謝皇阿瑪恩典。”
屋子裏面瞬間安靜了下來,眼看著就到了晚膳時間,太後開口打破了沈默:“今兒膳房準備了烤全羊和八寶飯。我一向吃得慣吃蓧麥面和哈達餅,正好這裏有個科爾沁來的廚子,便也叫著做了一些,皇帝可要留下來嘗嘗?”
“正巧朕這幾天吃牌子菜吃膩了,那就留在太後這裏嘗嘗鮮了。”康熙應了下來,轉而又對殷陶幾個道,“你們幾個也一起坐吧,人多了熱鬧,吃起飯來也香甜一些。”
康熙發話了,殷陶幾個自是要留下來用晚膳了。
這是殷陶第一次和康熙坐同一個桌子吃飯,心裏有些犯怵。
好在太後這邊桌子夠大,幾個皇子公主按著年齡排序,算起來他距離康熙應該不近,問題不大。
三爺則是對著康熙建議道:“兒臣記得盛京行宮的千裏酒極好,倒比咱們禦膳房裏釀的更好一些,不如叫他們進一壇上來給皇阿瑪嘗嘗。”
殷陶給了三爺一個眼神,出言打斷了他的話:“從前在宮中時候,皇祖母便同兒臣說過,這蒙古的哈達餅的筱麥面最有滋味,承蒙皇阿瑪和皇祖母厚愛,今兒我們可算有口福了。”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
十二哥真是想起一出是一出啊!
不知一向嚴肅的四哥見了這份禮物會是怎樣的神情,十三突然有些好奇起來。
殷陶記得歷史上四爺是忠實的種地愛好者、換裝愛好者,他有種強烈的預感,四爺應該會喜歡這雙木屐的。
與十三的感覺不同,七爺見慣了宮裏人拐彎抹角陰陽怪氣,越發覺得十二弟這有什麽就說什麽的性子實在是率真可愛,想起方才十二看向自己滿滿的讚許神情,七爺感覺心裏都暖了幾分。
宮裏很少見到這麽單純而討喜的人了,怪不得太子、三哥、四哥等人都願意跟十二交好呢。
跟七爺等人分別後,九爺和十爺便順勢進了那家太白樓內。
酒店掌櫃已將雅間給兩位爺準備好,九爺拉著十爺在二樓視野最好的一間房中坐了下來。
昨日收到八爺來信,說是想請九爺和十爺幫忙,將康熙在盛京召見的官員名單暗中抄錄一份,秘密寄回京中。
十爺有些搞不懂八爺的腦回路。
“八哥要這份名單做什麽?他人在京城,又沒有跟著皇阿瑪出來,就算拿到了也不能同這些大人攀談交往,能有什麽用呢?”
九爺也不是很清楚:“想來八哥自有用處罷。都說會看的看門道,不會看的看熱鬧,八哥興許能從皇阿瑪見的地方官員當中看出門道也未可知。”
比如康熙的執政傾向,重文還是重武?再比如康熙會重用哪些派系,更看好哪些家族?
就算是看不出什麽門道,知道康熙更看好哪些官員,在日後打交道的過程當中,能結交的就做多結交,結交不了的也要客客氣氣,總不能結仇。
不得不說,這就是八哥的能耐,能從一些細枝末節當中推斷出康熙的喜好,更全方位地了解於他,做事也能更好地打在康熙的點子上。
九爺最佩服的就是八哥這點兒。
別看八哥出身不好,母家幾乎不能給他任何支持,但八哥就是有種不服氣的沖勁兒,拼了命的努力向上,叫人佩服。
八哥有這份心性在,將來定然不會過得太差,八哥人好,將來有八哥的一口肉吃就會有他和老十的一口湯喝,這也是為什麽九爺執意認定了八爺的緣故。
在外頭城裏逛了大半日的功夫,殷陶回房之時便有些乏了。他和十三原本是步行出門的,後來因著買的東西實在是太多了,又叫蕭玉弄了輛車子拉了回來。
日常淩晨三點鐘起床簡直不是人過的生活,殷陶今兒又沒歇午覺,一到了晚間六七點鐘就開始犯困。
殷陶原想著速戰速決用膳洗澡早早歇息,卻不想他沐浴過後正要準備就寢之際,又有訪客到來。
聽蕭玉說七爺來訪,殷陶覺得奇怪,他和七爺剛剛分別了沒多久,這麽七哥這會子又過來了他這邊?
好奇歸好奇,禮數不能廢,殷陶依然還是起身將七爺迎了進來。
晚間三月裏的天氣依然寒冷,尤其盛京的氣候不比京城,七爺縱然是穿了大氅過來,也掩不住滿身寒氣。
七爺是過來送書的,他給殷陶帶了兩本自己閑來無事寫的游記,又帶了十卷當地一位文學大儒寫的人文地理分析著作,上面滿滿都是他自己寫的心得和批註。
殷陶也是愛讀書之人,來到古代後尤其喜歡看這些記載著歷史、人物、傳說等內容的地理書籍。
這幾本書應該是七爺的寶貝,七爺願意借給自己,殷陶覺得蠻意外的。
殷陶對著七爺笑道:“所謂無功不受祿,七哥怎麽就給我送來了這些個寶貝?”
七爺聽到殷陶把這些書稱呼“寶貝”,立時就高興了起來:“就是覺得跟十二弟投緣,見十二弟也對這些事情有興趣,故而送來給十二弟看看,還望十二弟不嫌粗簡才好。”
方才回到住處後,七爺總會想起今天一起逛街時候,十二弟對自己讚許的眼神,覺得十二弟也是個喜歡游山玩水的,也算是知音之人,故而想同他做一番分享。
殷陶推辭不過,只得將七爺帶來的書冊收了下來,再披了衣服送七爺出門。
七爺直把殷陶堵在門口:“別送了,盛京不比咱們京裏頭,天涼著呢,快回去吧。”
看著七爺遠去的背影,殷陶突然覺得幾個兄弟都挺不錯的,除了直郡王不大愛搭理人,九爺嘴上不饒人些,其他幾個都能處得來。
時至三月,天氣漸漸暖和起來,十王亭附近的桃花開了幾枝,紅粉的花瓣卷著嬌嫩的花蕊,綻放得恰到好處,重點是枝丫也長得頗有意趣。
康熙批完奏折出來轉轉,看到那桃花也讚了幾句,轉頭正碰上殷陶出來散步消食,想起許久沒跟這個兒子手談一局,便叫了他來亭子裏下棋。
不遠處一陣吵嚷聲起。
康熙不由皺起了眉頭:“出什麽事了?怎麽這樣鬧哄哄的。”
梁九功使了個眼色,有小太監快步跑了出去,不一會兒便回來覆命道:“九爺吃醉了酒,跟三爺理論起來了。”
殷陶看著康熙即刻便皺起了眉頭。
九爺的情況和十四其實是有相似之處的。他兩個都是高位嬪妃的小兒子,前頭兒子送出去養了,這個是養在身邊的第一個孩子,難免嬌慣一些。
三爺這般跟喝醉酒的九爺爭執起來,九爺倒是沒什麽,但三爺難免在康熙心中留下不穩重的印象。
果然,殷陶聽康熙沈聲道:“老三最近的確是浮躁了些。”
殷陶不說話。康熙可以評價兒子,但他作為弟弟不能隨意評價哥哥。
三爺最近的確心裏頭是很有些不爽的,原因跟直郡王也差不多。
明明他才是郡王,老四和老八只是貝勒,可為什麽這次皇阿瑪東巡,把老四和老八就留在京裏輔佐太子參與政事,怎麽偏生他就不行?
這幾位平日裏頭都是爺,心情郁郁後難免做出一些不羈之事出來,只是三爺沒想到自己運氣竟然這麽差,正好就被康熙當場給撞見了。
康熙眼睛透露出一些失望的神情,殷陶不由暗中替三爺捏了把汗。
康熙接下來還要去塞外會一會蒙古的各部落首領,太後的意思是想留在行宮裏頭,不跟著過去給皇帝添亂。
這日殷陶過來給太後送上街買的各種土特產,正碰上康熙過來同太後商議此事。
今日來陪太後說話的還有三爺、五爺和兩位公主。
五公主率先表態道:“皇阿瑪,兒臣舍不得皇祖母,願意留在行宮陪著皇祖母說話。”
一旁的四公主也連忙表態:“兒臣也願意留下侍奉皇祖母。”
康熙卻對四公主堅持道:“小五一個留下來陪著太後也就是了,喀爾喀那邊風光正好,你就跟著皇阿瑪去塞上看看吧。”
五爺有些想不通,為什麽五妹妹能留下陪伴太後,四妹妹卻要跟著去塞上,都是女眷,留在行宮有何不好?
殷陶則是瞬間就明白了康熙的潛臺詞,他這是要帶四公主去喀爾喀部賜婚了。
四公主也知道了康熙所指,她在一眾姊妹當中一直還算膽子不小,平素好讀史書也頗有見識,自覺若是個男兒並不比幾個兄弟要差。
身為大清公主,她知道自己終究要走上和親的道路,甚至對康熙此次帶她出門的用意也猜到了幾分。
但冷不丁聽到康熙這話後,四公主依然感覺非常突然,臉色瞬間也有些發白,但還是強撐著應道:“兒臣謝皇阿瑪恩典。”
屋子裏面瞬間安靜了下來,眼看著就到了晚膳時間,太後開口打破了沈默:“今兒膳房準備了烤全羊和八寶飯。我一向吃得慣吃蓧麥面和哈達餅,正好這裏有個科爾沁來的廚子,便也叫著做了一些,皇帝可要留下來嘗嘗?”
“正巧朕這幾天吃牌子菜吃膩了,那就留在太後這裏嘗嘗鮮了。”康熙應了下來,轉而又對殷陶幾個道,“你們幾個也一起坐吧,人多了熱鬧,吃起飯來也香甜一些。”
康熙發話了,殷陶幾個自是要留下來用晚膳了。
這是殷陶第一次和康熙坐同一個桌子吃飯,心裏有些犯怵。
好在太後這邊桌子夠大,幾個皇子公主按著年齡排序,算起來他距離康熙應該不近,問題不大。
三爺則是對著康熙建議道:“兒臣記得盛京行宮的千裏酒極好,倒比咱們禦膳房裏釀的更好一些,不如叫他們進一壇上來給皇阿瑪嘗嘗。”
殷陶給了三爺一個眼神,出言打斷了他的話:“從前在宮中時候,皇祖母便同兒臣說過,這蒙古的哈達餅的筱麥面最有滋味,承蒙皇阿瑪和皇祖母厚愛,今兒我們可算有口福了。”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